NVIDIA 最新一代旗舰显卡 RTX 5090 已逐步浮出水面,越来越多的玩家将目光投向这张传说中的性能怪兽。除了性能本身的讨论外,大家还频繁提到两个版本的命名——RTX 5090 与 RTX 5090 Founders Edition(简称5090 FE)。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?该怎么选?本文将带你详细了解。
一、FE版是什么?
“FE”即 Founders Edition,意为“创始人版本”,是NVIDIA官方自家设计并直接发布的显卡型号。自 Pascal 架构时代(GTX 10 系)起,NVIDIA 每一代旗舰卡都会推出 FE 版本。相比市面上的非公版(由华硕、微星、技嘉等合作厂商推出),FE 在外观、散热和供电设计上都有较强辨识度,通常还代表官方“基准设计”。
所以简单来说:
名称 | 设计方 | 常见渠道 | 特点 |
RTX 5090 FE | NVIDIA 官方 | NVIDIA 官网 / 海外电商 | 公版设计,标准频率,独特造型 |
RTX 5090(非FE) | AIC厂商(如华硕、技嘉等) | 电商平台、实体店 | 多种定制散热、超频、更强供电 |
二、外观差异
5090 FE 很可能延续上代 RTX 4090 FE 的整体风格:极简工业设计、大面积金属材质、双轴流风扇,强调散热效率与美学兼顾。根据现有爆料图,5090 FE 采用了更厚的 3.5 槽设计,整体散热规模更进一步,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重的FE显卡。
图片来源:AORUS
而非公版5090 则由各大厂商发挥创意,从“三风扇暴力散热”到“RGB灯效+液冷模块”一应俱全。例如技嘉 AORUS 系列会配备 LCD 显示屏,华硕 ROG 则主打电竞风格和性能调校。
选择建议:
如果你注重整机美观、喜欢公版“金属简约风”,可以考虑 5090 FE。
如果你追求极致散热、超频空间和个性外观,非公版 5090 更合适。
三、性能和参数上的区别
一般来说,FE 版的默认频率是 NVIDIA 给出的标准频率,具有较高的兼容性;而非公版通常会出厂超频,部分型号在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上会略高,带来更强的性能表现。举个假设(以下频率为模拟数据,具体参数以正式发布为准):
参数 | RTX 5090 FE | RTX 5090 非公版(如华硕) |
CUDA 核心 | 18176 | 18176 |
显存 | 32GB GDDR7 | 32GB GDDR7 |
默认频率 | 2.5GHz | 2.6GHz(超频版) |
功耗 | 600W | 650W(视型号而定) |
散热 | 公版双风扇 | 三风扇 / 水冷 / 风冷增强 |
虽然两者在核心配置上保持一致,但非公版往往会因供电更强、散热更极致而拥有更高的超频潜力。
四、驱动与兼容性
当你选择了适合自己的 RTX 5090 显卡后,及时更新显卡驱动是确保性能发挥的关键一步。建议玩家使用驱动人生第一时间获取 NVIDIA 新发布的驱动版本,尤其是针对新显卡推出的Game Ready 驱动和Studio 驱动。



特别是在使用非公版显卡时,不同厂商可能会对驱动有细微调校,使用驱动人生可有效避免驱动冲突或遗漏。
五、价格与购买建议
FE 版价格通常为NVIDIA 建议零售价,但由于供货渠道有限,二手或加价现象时有发生;
非公版价格则会因品牌、散热方案、RGB灯效等差异有所不同,部分旗舰型号甚至高出几百到上千元人民币。购买建议:
如果你能以原价买到 FE 版,那么性价比是极高的。
如果追求极致性能,可选择高端非公版,如技嘉 AORUS XTREME、微星 SUPRIM X。
如果预算有限,等待部分入门级非公版 5090 上市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RTX 5090 FE 与非公版 RTX 5090 的最大区别,体现在外观设计、散热结构、超频空间与购买渠道上。核心性能差异不大,选哪个更多取决于你的使用场景与个人喜好。同时,记得使用驱动人生保持驱动更新,为显卡性能保驾护航。